首頁 » 再訪荷蘭人建造的城堡安平古堡1050204

再訪荷蘭人建造的城堡安平古堡1050204

by 紫蝶

這是第二次來到安平古堡,第一次到訪的照片後來因為硬碟掛了,所以一張照片也不剩,那這次就多拍一些吧!看見砲台,就又讓我想起以前得獎的報告,不過這次是在台南。安平古堡保存了數個清領時期所使用大砲,這些都是1930年辦理「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」活動期間移至園區展示的。安平古堡被列入為國定古蹟,台南市民需要門票50元(2024年非台南市民門票為70元),不過門票設計的滿好看的值得收藏啊!DM則有詳細地圖,另外,這裡也有紀念幣與紀念章。

寫著「揆一」的石像

上圖是台灣城殘跡,左下圖是展望台。兩個不同造型的鄭成功像,還有一個是弗雷德里克·揆一(荷蘭名Frederick Coyett、瑞典名Fredrik Coyet),他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,剛好也是台灣荷蘭統治時期的最後一任的台灣長官。雖然石像上明確寫著這是「揆一」,但也有一個說法是這應該是審訊並流放揆一的巴達維亞總督約翰·馬特索科爾(Joan Maetsuycker),而不是揆一的雕像。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正式名稱應為「聯合東印度公司」(Vereenigde Oost-Indische Compagnie)是世界第一家跨國公司,佔領台灣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行貿易活動。

熱蘭遮城博物館、門票與DM
傳教士范無如區訣別圖
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符號

安平古堡原本稱之為熱蘭遮城,是荷蘭人建造的城堡,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改名為「安平古堡」。熱蘭遮城博物館的四個展示廳呈現珍貴的出土生活器物,並介紹安平歷史的變遷,也包含熱蘭遮城的歷史演變。建築物正面所呈現之「VOC」則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符號。這幅畫作名稱為「傳教士范無如區訣別圖」由畫家顏水龍所繪製,畫作中的主角是安托紐思·亨布魯克(范無如邱、Anthonius Hambroek),他是一位荷蘭基督教牧師,當初他被鄭成功俘虜,並命令其至熱蘭遮城說服荷蘭人投降,但是當時揆一拒絕投降,為顧及人質的安全,他還是決定返回鄭成功軍營,當時他的兩名女兒懇求父親留下來,所以有了這個生離死別的畫面。

「軍裝局」石碑
「國姓爺建王城奉明朔之地」石碑

奇美博物館規劃贊助的荷鄭時期文物展示館。「軍裝局」是儲備軍火以及兵器的場所,現在這個石碑上刻著「臺協水師三營軍裝局,協鎮楊鐸南立」等字樣,跟那些大砲一樣,是由於日人舉辦「臺灣文化三百年紀念會」活動,所以將石碑移至史蹟紀念館旁展示至今。還有一個「國姓爺建王城奉明朔之地」的石碑佇立在園區。

由下往上拍真的很美,可惜人來人往,實在是無法拍到完全沒有人的風景照。熱蘭遮城的原始建築群包括「內城」和「外城」,內城為方形三層建築,外城則為長方形碉堡。而現在的安平古堡是由熱蘭遮城殘蹟、史蹟紀念館(原安平稅關官舍)、瞭望臺、安平稅務司公等構成。雖然是再訪,但畢竟也是相隔多年,加上以前是一群人,這天卻是自己一個人,所以完全有不同的體驗與感受。

從木造斜坡走上去可以看到考古發掘的解說牌,包括三號探坑發掘位置示意圖與發掘現況等。另外,也有呈現考古發掘的地方。根據解說牌的內容可得知這是「玉城試掘計畫」發掘出土17世紀的遺物,包含來自中國景德鎮窯系俗稱之「卡拉克瓷」殘片、福建漳州窯系仿「卡拉克瓷」的製品。此外,還有來自荷蘭陶瓷馬約利卡系的作品,德國萊茵地區的鹽釉陶瓷,以及日本九州的唐津燒。

右上圖是「內城半圓堡壁古井」
右上與左下圖就是文物展示館

右上圖是「內城半圓堡壁古井」,這是荷蘭人建造尚存的部分遺跡,相傳赤崁樓與安平古堡間存在一條地道(古井)。話說赤崁樓的前身「普羅民遮城」也是後來荷蘭人建立的城堡。荷蘭人擅長在海邊築堤,並以紅磚與三合土建造海邊的城堡。最後讓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安平古堡吧!我當時使用全景的方式,想把安平古堡的整體模樣收藏起來。話說來到安平,當然也不能錯過品嘗安平的美食以及在老街逛街購物啊!所以,離開安平古堡後就要開始大採購囉!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