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十三行博物館以見習之名,行玩樂之實931126

十三行博物館以見習之名,行玩樂之實931126

by 紫蝶

不得不說我讀得這個系真的很好很棒很讚,因為我們總是能以實習、見習、參訪、報告之名,行玩樂、旅遊、狂歡、聚餐之實。至於所到之處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啊!這是非常有年代的照片了,由此可知現在的相機的確進步很多,雖然當時像素沒有很高,但點點滴滴都是珍貴的回憶。每張相片都訴說著當年的故事。十三行博物館是當年的見習活動之一,我們當然不是只有參觀而已,最後還有一個座談會,不過現在當然只談玩樂的部分,話說那時還沒有「新北市」,有的只是「台北縣」啊!

從窗外可以看到汙水廠
十三行文化鐵器
十三行文化骨器
十三行文化石器

十三行博物館位於新北市八里左岸,是台灣第一座市立考古博物館。八里污水廠原本將興建於十三行遺址上,因此引起各方注意,後來決定保留部分遺址。接著又讓污水廠撥地成立「十三行遺址文物陳列館」,民國87年則更名為「十三行博物館」。十三行遺址是全臺第一個發現煉鐵技術的文化,從遺址中也出土各式各樣的石器、骨器以及陶器。【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官方網站】

十三行博物館外觀
十三行博物館戶外區

我們在館內導覽參觀之後,就到外面不停的拍照,當年的十三行博物館很紅的原因,印象中是因為某部MV在這兒拍攝。十三行博物館由建築師孫德鴻所設計,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。曾獲得許多建築獎項,例如2002年獲台灣建築獎首獎,2003年獲遠東建築獎傑出獎,2014年獲國家建築獎金獎之文化教育及公共建築類金獅獎等。

模擬考古情境
從窗外拍出去的景色
模擬的考古遺骸
福爾摩沙‧南島特展

展覽中有了立牌寫著考古學小常識,介紹何謂「BP」(Before Present),這是用於考古學上年代的標記法。另外,當時除了常設展可以參觀之外,還正舉辦福爾摩沙‧南島特展,主要就是介紹台灣的南島語系以及南島民族。重新整理這篇文章的時候,想起多年後參觀的台東卑南遺址公園,那可是全台灣第一座古遺址公園。

真的是一直拍一直拍,可惜當時並不是大家人手一機的時代,不然一定可以留下大家更多美麗的身影!因為中間有空檔的時間,後來我們坐公車到八里碼頭附近逛逛,碼頭拍起來好美。然後某些人就搭船去淡水玩樂或提早離開,但大部分的人還是乖乖地再回十三行博物館進行座談會,而我是見習的總召,所以沒有「翹課」或「缺席」的權利,只能瘋狂後繼續回去認真參與座談啦!

You may also like

Leave a Comment